泉港建函〔2025〕68號
答復類型:A
泉港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區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086號建議的答復函
莊惠民代表:
您提出的《關于老舊小區公共設施老化維修難問題的建議》收悉。我局為主辦單位,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:
一、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
近年來,我區搶抓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機遇,全面貫徹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牽頭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,并印發《老舊小區改造流程圖》,堅持分批分期、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推進老舊小區改造。分批次將失養失修失管、配套設施不完善、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、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庫,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,先后完成逸濤小區、莊園明珠一二期、金山街北側小區、春滿城二期、福煉生活區(一、二、三期)、1號居住區、錦祥安置小區等23個老舊小區項目改造提升工程,逐步解決了老舊小區環境臟亂差、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,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二、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
老舊小區改造資金主要通過財政支持、管線單位出資、居民合理支出、社會力量參與等渠道籌措。截至目前,已向中央財政、發改等部門爭取老舊小區改造資金補貼5031.32萬元,引導燃氣、通訊等管線單位按規定比例出資或者按職責對各自設施進行整治,實際操作中,業主出資意愿不強,很難籌全業主出資部分。
三、盤活公共資源實現自我造血
推動小區公共區域整治從無錢辦事向自我造血轉變。一是摸清家底。按照“一小區一檔案”的原則,組織鎮(街道)以及村、社區對小區公共場地停車收入、廣告收入等6大類35小類公共資源清單進行全面分析摸排,全區119個小區100%建立公共資源清單,并在小區醒目位置進行公開,接受業主監督。二是活化資源。引導小區管理單位引入第三方經營單位或物業自營管理,采取出租、自營、合營等方式,盤活公共場所出租、停車收費、電梯廣告、快遞柜經營、游泳池等閑置可利用公共資源,2024年以來新增公共收益83多萬元,最大限度地通過“骨頭長肉”方式增加小區公共收益。三是嚴核清賬。會同區紀委監委推動全區119個小區建立物業管理小微權力監督群,聚焦小區公共收益底數不清、管理不規范、擅自利用小區公共部位經營、未按規定及時轉存至指定專戶等問題進行過細排查,2025年以來,累計檢查小區32個、共發現問題46個,已100%督促整改到位,目前公共收益季度公示率100%、專戶開設率100%、收益審計率100%。四是聚力筑安。組織16家建筑企業掛鉤薄弱小區,通過公益捐資、捐技術等方式,修復5個小區路面、場地2300平方米。采取“提取公維金、政府補一點、國企出一點”的方式,增設消防取水點47處,整治消防管道無水小區24個,完成21個小區、47處外墻脫落問題整改,切實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。
分管領導:林文華
經辦人員:林炳炫
聯系電話:0595-87989826
泉港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
2025年6月13日
(此件主動公開)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